開放淡水
註冊
Advertisement

根據日人統計,明治二十九年(1896)淡水有16,211人,至昭和四年(1929)淡水街的人口成長為4,780戶,24,165人。淡水街為淡水郡第一大市街,行政機構舉凡郡役所、英國領事館、郵局、海關分署、臺灣銀行淡水辦事處、淡水街役場、登記所、臺北州港務部淡水分部、獸疫血清製造所、臺北無線電收信所、小公學校、私立淡水中學、女學院等均位於淡水,使得淡水成為行政中心。

淡水在日治時代有很多近代設施,如:高爾夫球場、海水浴場、自來水水源地、無線電收信所等。日人為避免處於亞熱帶的臺灣容易發生傳染病,認為自來水事業非常重要,總督府聘請英人W. K. Burton從事自來水建設之調查工作, 淡水支廳長大久保利武亦建議建設自來水道,耗費十萬二千餘圓興建完成。自來水水源地位於淡水東北方約三公里,在大屯山麓北投子,自來水道於明治二十九年(1896)興建,明治三十二年(1899)完工啟用。給水區域內共有住戶2,263戶,8,510人。 昭和十二年(1937),因為海水浴場與高爾夫球場的經營發展,市區人口膨脹,擴大給水區域至淡水街淡水、油車口及沙崙子,給水人口達15,000人。

高爾夫球場位於與清建舊砲臺相連的山丘,面積約十三萬坪,比賽場地有十八洞。高爾夫球場始於大正七年(1918)六洞的高爾夫場地,大正八年(1919)成立臺灣高爾夫球俱樂部,而後場地日漸改造擴充成十八洞的球場。 高爾夫球俱樂部的會員以日人為主,為日本皇室貴族抵臺的必備行程之一,也有總督加入俱樂部會員,高爾夫球場成為殖民者享受特權的休閒設施。

海水浴場位於淡水街的沙崙,距火車站3.3公里,海水浴場開放期間為每年的六至九月,鐵道部在開放期間來回車票八折優待,並加開列車,火車站到海水浴場有公車,方便遊客前往。

淡水無線電收信所位於淡水街沙崙,於昭和三年(1928)完工,為近代鐵筋混凝土二層樓建築,可接收板橋、宜蘭、東京、大阪、鹿兒島各無線局的電報,每日平均可處理一千件電報。 此外,明治三十七年(1904)開始營業的淡水郵局,為淡水郵政近代化奠下基礎。

淡水的公共市場始於日治時期,有設立於昭和三年(1928)的淡水魚市場與臺北廳設立的淡水街消費市場,於明治四十三年(1910)地方制度改革時移交淡水街管理。

為整頓臺灣的環境,日人實施市區改正,昭和四年(1929)開始整頓狹隘的淡水市區,昭和五年(1930)完工,由淡水車站到海關前的道路進行擴張,昭和九年(1934)將市區道路擴張為寬九公尺,於道路兩旁裝設排水暗溝,維持公共衛生,居民也於兩側建築二層樓房屋,街道的空間明朗化,形成現在淡水中正路主要的傳統街屋;昭和十三年(1938)公有市場也重新整建。對外道路方面,昭和十年(1935)將臺北淡水間的公路改為柏油路面;昭和十二年(1937)開始拓寬淡水車站至金山的公路,經草厝尾、公學校,街上原有臺車道的路線,形成現在的中山路。 龍目井、烽火小段成為日本人主要的居住區,沿路與河岸間也興建郡役所及稅關人員的宿舍,街役場則與派出所相鄰,並離臺灣銀行淡水出張所及淡水信用組合甚近,通往海水浴場的道路益加方便。

戴寶村等編,《淡水鎮志》,2006,未刊稿
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