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放淡水
註冊
Advertisement

紅頭船s昭和18年(1943)元旦周明德與淡中同學李潤澤攝於紅頭船上

昔日淡水河上航行著一種木造貨船,俗稱為「紅頭仔」,底平、無龍骨,只有「船栱」(橫骨),是典型的河川船。「紅頭船」長約十二公尺,寬四公尺,高一公尺半,船重約十五公噸,裝載量可達十二公噸。因為船首左右雕有一雙凸出的眼睛,在其周圍塗上大紅色,因此格外顯眼,故被叫做「紅頭船」。

日治中期以後,現代化的基隆港興起,淡水港相對式微,然而紅頭船並沒有隨之衰退。由於它吃水淺,活動範圍廣,北溯至汐止,南至新店、大溪,西走新莊,載運米、木炭、石炭、磚、砂等類物資為大宗貨物,由於運費低廉(不到卡車的一半),因得繼續行駛沿河地區之間,發揮運輸的功能。尤其在二次大戰期間,石油奇缺,這種無需燃料的交通工具,更受珍惜。

大戰結束後,福建的戎克船又回到淡水港,但此時淡水河淤積嚴重,航行海洋的戎克船無法駛入「內港」(泛指台北盆地),一旦戎克船靠港卸貨後,必須在淡水將貨物裝上紅頭船,再駛入內港,然後由「人工運貨車」運至台北市各商家,因此淡水河上的紅頭船,數量極多,達到鼎盛的盛況。 民國三十八年(1949)大陸變色,國府遷台後,淡水閉港,戎克船不得再前來淡水港,加上陸路運輸成本逐漸壓低,紅頭船喪失市場需求與競爭力,從此一蹶不振,趕不上時代潮流的變動,它終在1950年代左右,從淡水河消失蹤影。

紅頭船的初始出現,今日已無從考證,但聽老一輩的傳說,早期台北地區各大寺廟建築使用的石材,多半開採唭哩岸石與觀音山石,運送建材所用的主要交通工具便是紅頭船。我們大概可推測在乾隆晚期至雍正時代,紅頭船已行走在淡水河上了。

資料出處[]

周明德,《風起雲湧時》(周明德先生口述歷史),2009,淡水古蹟博物館。

Advertisement